写在前面
学习Web3的资料太碎片化了,希望通过整理总结Web3的学习笔记,系统化结构化自己的知识体系。不然总是有知道了又不知道了的莫名感觉。
几年前听到大家都在讨论Web3.0,很迷惑,加上币圈的割韭菜行为,周围人给我的反馈都是不看好Web3.0,又或者把Web3.0和炒币划上等号,又或者通过一些新闻媒体信息就侃侃而谈。真正落到技术层面讨论的人少之又少。
Web3.0到底什么
Web3 是区块链等技术的总称,这些技术可以分散互联网上的数据所有权和控制权。大多数互联网应用程序都由集中式实体控制,这些实体决定如何保存和使用最终用户数据。Web3(也称为 Web 3.0、去中心化 Web 或语义 Web)技术允许社区驱动的项目,而不是集中式管理结构。在这些项目中,最终用户控制数据、确定定价、直接为技术开发做出贡献,并在项目的方向上拥有更重要的发言权。这些技术具有自动调节用户相互交互方式的机制。因此,不需要集中式实体来管理这些交互[1]。
Web是怎么发展的
以下通过总结了一篇文章来描述的web发展阶段[2]。
Web1.0 (静态互联网)
时间阶段:199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
主要特点:
- 静态网页:内容固定,用户只能浏览,无法互动。
- 单向信息流:从网站到用户,信息流是单向的。
- 技术基础:HTML、HTTP 协议、静态网站托管。
- 典型案例:早期的门户网站(如 Yahoo, Netscape)。
- 用户角色:被动的信息接收者。
Web2.0 (互动互联网)
时间阶段:2000年代中至今
主要特点:
- 动态内容:网站内容可根据用户交互实时更新。
- 用户生成内容(UGC):用户可以创建、分享内容(如社交媒体)。
- 社交网络和社区:促进用户之间的互动和协作。
- 技术基础:AJAX、JavaScript、HTML5、CSS3。
- 典型案例:Facebook、Twitter、YouTube。
- 用户角色:内容的创造者与消费者。
Web3.0 (语义互联网)
时间阶段:2010年代中至今(仍在发展中)
主要特点:
- 语义化和智能化:通过语义技术理解内容含义,提高搜索精准度。
- 去中心化:基于区块链技术,数据不再完全依赖中心化服务器。
- 用户数据所有权:用户可控制和保护自己的数据。
- 技术基础:区块链、智能合约、语义网技术。
- 典型案例:以太坊、IPFS、分布式应用(dApps)。
- 用户角色:内容的主人和数据的控制者。
Web4.0 (智慧互联网)
时间阶段:未来发展方向(目前处于理论阶段)
主要特点:
- 人工智能驱动:高度智能化,AI 深度参与内容生成与服务交互。
- 人机无缝协作:通过物联网、5G 等技术,实现人与设备、环境的无缝衔接。
- 个性化体验:根据用户需求,提供超个性化、实时响应的服务。
- 泛在计算:信息和服务无处不在,贯穿虚拟和现实。
- 技术基础:人工智能(AI)、机器学习、边缘计算、增强现实(AR)/虚拟现实(VR)。
- 潜在案例:元宇宙(Metaverse)、智慧城市。
总结
我想每次技术革新都有不同的需求被满足。Web3亦是如此。